自2014年開始,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托普云農,股票代碼:301556)開始著手智能測報、綠色防控等環節的裝備和解決方案研發,目前已自主研發了智能蟲情測報燈、小蟲體智能測報系統、智慧性誘測報系統、智能孢子捕捉系統等一系列智能測報裝備。
針對稻飛虱、葉蟬等體積小、識別難、危害大的害蟲,托普云農的小蟲體智能測報系統突破活體拍照、專一誘蟲光譜、深度學習算法識別等關鍵技術,彌補了當前趨光性毫米級蟲類測報的短板,推動了綠色防控技術的創新發展。在2023-2024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優秀范例征集活動中,該產品獲評“創新產品”稱號。
專用測報和誘集毫米級微型蟲體
托普云農小蟲體智能測報系統的創新性與先進性體現在諸多方面,其一是采用專一性光源誘集稻飛虱、葉蟬、綠盲蝽等毫米級小蟲體,進蟲口結構特殊定制,過濾大蟲干擾,在源頭上實現小蟲的高效誘集;其二是內置2000W高清工業攝像機,對毫米級小蟲體進行活體拍照,蟲體完整度高達98%,害蟲背部朝上形態特征信息清晰完整,通過AI自動識別更能有效區分褐飛虱屬、灰飛虱、白背飛虱以及不為害水稻的其他飛虱,使得稻飛虱的監測更加精細化、精準化,將稻飛虱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5%;其三是基于豐富的蟲庫數據和強大的算法能力該設備還可以定制化識別其他趨光性微小害蟲(蟲類大小在1.5mm-10mm),滿足市場和用戶的特定需求。
此外,該系統采用光、電、數控技術,有防雨設計,下雨天可以正常工作,正常捕蟲;可遠程設置工作模式,通過PC云端及手機APP端能遠程自動拍照和手動拍照;全中文液晶顯示,可分時段設置和控制,自動拍照和手動拍照均可;測報燈內設有圖像采集設備,可通過攝像頭實時采集捕捉板上的蟲子情況,通過網頁端和手機端查看拍攝照片,也可通過平臺遠程進行拍照和工作模式更改等設置;拍完照后實時翻轉,避免蟲體堆積和重復計數多種聯網方式(4G/RJ45/WIFI)可選擇,可隨時隨地聯網管理;可調時段拍照,拍照可調頻率區間≥5min/張;自動上傳監測圖片數據,數據實時傳輸;還具有遠程查詢監控、設備被盜可追蹤、光控控制、時段控制、蟲子收集儲存等功能。蟲體保存完好,可在2天內現場取樣,帶回進行飛虱帶毒率檢測。
誘集效果和識別準確率得到廣泛驗證
托普云農小蟲體智能測報系統的測報準確率較高,智能化水平較佳,綜合性能相對較好,可廣泛應用于稻田、茶園以及梨、葡萄、蘋果、桃、石榴等為代表的果園等場景,全方位破解小蟲體測報難題,可自動識別褐飛虱屬、白背飛虱、灰飛虱、葉蟬類、綠盲蝽等20余種害蟲,準確率可達95%以上,極大解決了傳統人工測報費時費力的問題。
2023年,托普云農深入實際應用場景主動尋找植保測報人員,在江蘇、四川、重慶、湖南、廣西、海南7地進行了田間試驗。結果顯示,小蟲體智能測報系統可以及時監測到田間稻飛虱的暴發,自動識別的稻飛虱數量準確度高、可信度高,為稻飛虱的測報及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數據支撐,并入選浙江、河北、云南、江蘇等多地省級重點推薦植保產品。
為充分檢驗小蟲體智能測報系統的測報效果,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委托江蘇、四川、云南等相關單位開展小蟲體智能測報系統的燈具誘集效果和識別準確率驗證。經三地試驗驗證,稻飛虱識別準確率可達95%以上,算法自動識別和人工識別相關系數高達0.9以上,飛虱發生峰值和趨勢擬合度基本一致。稻飛虱的測報能力和識別效果得到相關單位的充分認可和肯定。
目前,該系統已在海南、廣西、湖南、浙江、安徽、江蘇、四川、云南、黑龍江、新疆等省區投入使用,有效監測稻飛虱的始見期、高峰期,便于農業技術部門掌握、總結病蟲害的發生規律,提高對田間害蟲發生量、發生種類判斷的精準度,并指導植保部門等有關單位提前預防蟲害發生和及時施藥防治。